|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
授权公告日 |
发明人 |
专利权人 |
专利简介 |
1 |
基于毒性效应的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方法 |
ZL201511018338.0 |
2017年3月1日 |
符志友,吴丰昌,陈璐璐,白英臣,冯承莲,廖海清,孙思杨,李会仙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该发明针对传统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方法用地壳丰度代替生态毒理效应指数不能准确表征生态风险的问题,研发了基于毒性效应的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估新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不能准确表征生态风险的共性技术难题,具有突出的技术原创性及重要性,也获得中国香港发明专利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自2016年开始实施以来,已应用于包括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江西省环境?;ぬ约熬酃饪萍迹ê贾荩┕煞萦邢薰镜仍谀诘亩喔稣棵藕推?、事业单位的业务工作及项目中,支撑了我国多个重金属污染调查、污染事故风险防控、流域区域污染治理规划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2016年度 “环??萍冀币坏冉薄焙?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专利权维护良好,自申请专利之日至目前,未发生知识产权纠纷。 |
2 |
一种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
ZL201710582868.0 |
2018年5月25日 |
魏源、沈亚琴 、侯红、陈志鹏、孙在金、吴丰昌、朱元荣、白英臣、汤志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该发明针对现有土壤修复技术中修复费用昂贵、治理效果一般,难以大面积应用,且容易引起二次污染,修复周期长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微生物与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通过模拟自然条件下的土壤,同时利用能够与大部分植物能够形成互惠共生的微生物,来促进寄主植物的生长,并显著促进其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达到彻底的将重金属从土壤中提取出来,提高修复效率的效果的目的,此外,该技术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修复周期短,环境友好。 参评专利技术已在湖南常宁、太原小店区、湖北屈家岭管理区、石嘴山市、拉萨市等地实施应用,累计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1000亩,改善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为地方土壤修复和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专利权维护良好,自申请专利之日至目前,未发生知识产权纠纷。 |
3 |
排污口污染水体的遥感提取方法、装置和系统 |
ZL201710124753.7 |
2017年12月8日 |
马万栋,殷守敬,王晨,朱利,吴迪,孟斌,周亚明,冯爱萍,赵焕,韦济安 |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
针对未知类型污染没有典型光谱特征而导致污染水体难以快速遥感识别和提取的问题,研究了完全基于遥感影像的污染水体提取算法,解决了传统水色遥感仅能反演具有明显光谱特征的水色要素的缺陷,打破了传统水污染应急监测方法耗费财力、物力和人力且耗时的局面,达到了水污染的高效、快速、准确的识别和提取,为解决水污染应急遥感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支撑了国家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工作,在水环境应急污染监测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是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的内容,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该专利是“海岸带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关键技术与业务化应用”项目的核心技术之一,已申报2020年环境?;た蒲Ъ际踅?。 专利权维护良好,自申请专利之日至目前,未发生知识产权纠纷。 |